工業遺產
探索馬鞍山工業遺產
馬鞍山礦場曾經是全港最大的商業開採礦場,主要出產磁鐵礦,其蘊藏量估計達七百萬噸,於50、60年代是東南亞唯一具商業價值之鐵礦場。礦場於全盛時期曾有三千名礦工工作。
礦場開採誌……
1931: 香港政府發出了一張50年期的採礦牌,馬鞍山鐵礦的開採正式揭開序幕
1949: 大公洋行以承包合約形式接管礦場,並將開採所得的鐵礦賣給日本
1953: 礦場逐漸發展地下開採技術,在240米開採場開建一條主要進出的坑道
1959: 露天採礦場停止運作,全面使用坑道開採技術
1963: 整條礦道系統落成,山下110坑道出口開通
1976: 因全球環境變動,鋼鐵需求下跌及開採成本上升,大公洋行將礦場關閉
節錄……
「準備到市區讀高中及居住的他,因市區暴動,父親勸他回馬鞍山居住並到礦場打工,由助理測量員到見習管工,並跟老一輩礦工人學習爆破技術,後來通過政府礦務科的考試及考取了燃爆證書成為炮書(爆破員),開始了數十年的爆破事業。」
馬鞍山礦工 李橋瑞 (後任職地鐵公司負責隧道爆破工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