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
2016-04-16
香港01 - 馬鞍山上 礦工後代的另類家園
已屆68歲、家住馬鞍山村半山寮屋的廣叔,愛穿吊帶西褲,步履穩健,中氣十足。每天,他上落樓梯不下10次,來回家與有機農場之間,忙着拔雜草或修補鐵網,也不忘嘮叨幾句:「有草就有蟲,連草都唔掹,咁懶點種田呀!」指的是那些在他開設的農場租田耕種的城市人。雖已退休,廣叔還是在農場忙,在村內當義工,在這個已扎根60多年的山中之家忙得快活。廣叔的閒適悠然,卻非必然。一代代礦工在這礦山中活過又死去、捱過一個年代的艱苦,才孕育了馬鞍山村獨特的社區,以及廣叔的家。
香港除輕工業、服務業、金融旅遊外,也曾有過採礦工業。1941年,日本人首次於馬鞍山發現了鐵礦和鎢礦,吸引了商人領隊到馬鞍山開採。恰巧遇上1950、60年代的難民潮,馬鞍山的礦山吸引大量內地難民、國民黨軍人前來打工,高峰期間凝聚了多達5000名居民,形成獨特的社區。
Link: 馬鞍山上-礦工後代的另類家園